IMG20210208150635.jpgIMG20210208145414.jpg

今天(2/8)我們去了「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它是由「英商德記洋行」改造而來的,因為是外國人建造的,

因此他的外觀和閩式建築的風格不一樣,比較偏英國的風格,十分特別。

我很喜歡這種古蹟,搭配著裡面的一些照片和情境體驗。

可以想像先人在當時的環境下如何在這裡過生活。

大門進去中間的樓梯一上去的走廊上就有這間洋行歷史的簡介,

當時香港英商洋行曾派人來台灣收購烏龍茶的粗製品,

1859年天津條約增闢淡水港為國際通商口岸,

台灣茶葉運往福州從事加工精緻,在包裝運銷外國更為方便,

從此台灣茶葉運往福州加工的數量逐年增加,

同時也開始了台灣茶葉外銷年代!以前沒有這麼發達的交通工具,

也沒有網路、手機這麼方便,

但是安平這個小小的地方就能做這麼多外銷生意,真是不簡單!

當時英商德記洋行出口的不只茶葉,

包括蔗糖、木頭、獸皮、鴉片、樟腦、龍眼、花生與白米等。

我在一間房間看到讓人體驗挑扁擔的工具,

有1公斤的甘蔗,兩公斤的獸皮,0.5公斤的木頭,我一邊放4公斤,總共8公斤。

結果呢?一挑起來,我都快站不穩了!因為太重了,

所以勉強拍個照就趕快把它卸下來,肩膀超痛,重到腳都在抖,8公斤,

不是在開玩笑!!😅真佩服先民這麼辛苦的用勞力在過生活。

回程的路上,還吃了安平豆花,買了蝦餅……!

雖然這只是間小小的洋行,但是仔細的閱讀他的簡介,

不禁覺得其實台灣這幾百年發展到現在也是不容易,

從明朝鄭成功時代開始,被那麼多國家統治過,發生過那麼多事情,

先人得在這麼多變的環境下努力,

才能讓自己跟後代安穩的生活,值得我們珍惜與學習!!!

 

IMG20210208150318.jpg

IMG20210208145646.jpg

IMG20210208144215.jpg

IMG20210208144440.jpg

IMG20210208144123.jpg

 

IMG20210208144428.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k57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