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去西門町紅樓逛逛
無意間發現一個攤位
主題是花磚的介紹和文創商品
剛好喜歡的桌遊有一款叫做花磚物語
就這樣停下腳步看了文案的介紹
回家找了相關資料和影片
才發現原來在嘉義有一處花磚博物館
搶救了很多臺灣老房子身上的花磚 以及走出了一條花磚新文化的文創之路
................................................................
出發 到花磚博物館去
其實博物館本身就很有味道
是過去的木材行 由阿里山的檜木搭建而成
裡面就是單純而複雜的花磚
看得到館長徐嘉彬先生團隊四處搶救回來的
還黏著磚塊水泥地斑駁花磚 原始模樣
看得到古家具 桌子 椅子 床鋪上面點綴著各式各樣花磚
展現主人的品味 以及當時的財力表現
單一片花磚 平面的美 立體的美
四片組合 有圖案的美
整片組合 有幾何的美
圍在物件的四週圍 有一體的美
牆上的資料呈現 雖然花磚在臺灣只流行短短二十年(1915-1935)
但臺灣匠師的創新嘗試卻讓臺灣花磚突破以往的設計而具有自己的特色
走出不同於歐洲 日本 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等地的花磚風格
臺灣的花磚與傳統藝術結合 與傳統家具結合
雖然因為二次大戰停產而消失
但是日治時期臺灣與西方文化融合的重要軌跡
(臺灣老花磚分為臺灣手繪花磚 客製化花磚 日本與歐洲進口花磚幾類)
古建物 古花磚
館內不大 但處處引人流連
號稱全台灣沒幾組的孔雀花磚 在這裡有五處
孩子們當起了尋寶獵人
找尋孔雀花磚的蹤跡
最後
分享花磚的祝福
石榴與葡萄代表多子多子多孫
蘋果代表平安
蟠桃意思是長壽
佛手柑多佛多福氣
中間的黃金萬兩送給您財富
分享給國王的教室每個人
後記
博物館旁也是同棟建築物的右邊
還有一間印度咖哩在準備中
尚未營業
但看到名字 讓人很難不去注意
店主說 還沒開始營業 明天開始試營運
但傳來的咖哩香讓人厚起臉皮問 今天可以供餐嗎
對美食的執著與熱情
於是 我們成為該店店史第一組客人
四款不同的咖哩 樣子看似簡單
各有各的美妙滋味 真的很印度 真的很美味
洋蔥番茄基底的 堅果基底的 濃郁基底的 海鮮基底的
我 過年還要再去
真的是國王的菜